文化思絮

力摒不求甚解 浅尝辄止
日期:2015/7/27

      看了《韵升视野》报中《 学习和生活中的不求甚解》这一篇文章的标题后,觉得很愕然。
   
     在认真地阅读了这篇文章后,本人深切地感觉得,作者对这个“不求甚解”成语的不求甚解。他全然地将工作、学习与生活相分离,提出了“在工作中应该求严谨”、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不求甚解”的观点,从而去构成了一种所谓的“中庸之道”。
   
     本人认为,工作、学习与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整体,它构成了人生全部的外在与内涵,我们很难相信,一个人在工作中能一丝不苟,但在学习和生活中却是一个马马虎虎、“差不多”的先生。这显然不是先贤的推崇的中庸之道,我不客气的指出,这是典型的人格分裂症。
   
     在《“差不多”与“求严谨”》一文中,我们从来没有讲过什么“我们在工作中要严谨,但在生活、学习中可以差不多”,在文章中,无论是引用胡适先生的文章,还是讲述马虎画家的故事,我们一直都强调在学习、生活中,同样要反对那种差不多、不认真的态度。
   
     作者上述错误的理解,其根源在于他对“不求甚解”的含义缺乏认真、准确的理解,反映了他对“不求甚解”这个成语不求甚解的结果。
   
     关于“不求甚解”的出处,正如作者引用陶渊明先生的原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里的“不求甚解”,它并不是读书的结束,而是表述暂时不在字面上多作分析罢了,把困惑之处仍旧记在心上,一旦遇到其他的诗文,或生活中的某些感受,便有了新的感悟,或触类旁通,如此下来就可以把悬疑解决了。

     陶渊明先生后半句所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个后半句,才是陶渊明先生要讲的关键和核心所在,但作者却将关键与核心的后半句严重地忽略了。

     陶渊明先生在《移居》中写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此,进一步地阐述了他这样的一种读书方法。由此可见,他决不是对书籍“浅尝辄止”、“敷衍马虎”的人,他不仅自己要认真思考、寻求感悟,有时还要与友人互相研讨,共同切磋,最终达到理解、会意与贯通之目的。
   
     作者在文中引用“不求甚解”的这个成语,将它片面地理解为“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错误地将其推论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一点”,进而又错误地引申为“差不多与和稀泥”。
   
     本人认为,这样的不求甚解,决不是陶渊明先生所讲的“不求甚解”,作者的这种“不求甚解”,务必是我们反对的“不求甚解”。因为它正与“差不多”含义相一致,也因此站在“求严谨”的对立面上,这两者之间绝无调和的可能。

     正如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六讲》中所言:“普通人读书,虽然常用那一段做口头禅,但是多是习而不察,不求甚解,莫名其妙的。”这样的批评似乎正是针对作者这样的读书方法?

     我们的读书决不可以这样的“不求甚解”,如此“不求甚解”,最终将是害人、害己都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