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絮

人生之旅,如何不虚此行
日期:2015/7/24

——关于韵升“企业精神”的认知

      “让我们每一天都在有价值中度过”——这是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在本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新企业精神。作为韵升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看似平实无奇,意蕴却十分精深。

在“韵升文化”中认识“企业精神”

      要准确理解新“企业精神”,首先要把它放在“韵升文化”的整个体系中去认识。此次公司新构筑的文化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企业愿景四个部分有机组成。使命和愿景属于战略问题,它回答的是韵升的“存在意义”(韵升做什么)和韵升的“发展目标”(韵升要做成什么样的企业)这样两个问题。战略就是选择,而选择是建立在价值观的基础之上。

      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企业的战略之所以不能形成,其根源正是由于团队成员中的价值观无法统一。比如,有的人想打造“百年老店”、有的人则想“捞一把就走”;有的人想“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而有的人则想“大干快上,十五年赶超英、美”。价值观就像轨道上的道闸,决定着企业这列火车的方向。所以,在“韵升文化”中,在定义韵升的“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之前,我们必须统一韵升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正是因为它们都是属于价值层面,是我们决定韵升“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以及“做成这样或做成那样”背后的精神理念依据。

     另一方面,我们坚信,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也只有战略和价值观的协调一致,才能使企业取得成功。离开了战略和目标,价值观只能停留在概念上,不会有力量;而战略失去了价值观的支持,则是无法有效展开的。战略也就是变革,变革中最大的阻力乃是习惯的阻力,而这种习惯就是人们固有的价值观。

     在新的“韵升文化”背后,已经蕴含着新的“韵升战略”,也就是韵升将“立足新材料、新能源与机电一体化产业,致力于发展节能高效的绿色产品”,最终“做行业领袖”。这个新的战略与新的文化是完全一致的,因此顺利实施这个战略的关键就是能否真正认同韵升这套新的企业文化体系。一方面,只要真正接受了韵升的核心价值观,在工作中真正践行韵升的“企业精神”,就一定可以顺利展开韵升的战略变革;另一方面,当我们在战略变革中遇到阻力时,首先应该反思的就是自己内心现有的价值观是否与韵升的新“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相一致,并要积极地、甚至有时是痛苦地去改变那些不一致的地方。

     可见,无论是达成一个统一的战略,还是实施一个全新的战略,都需要一套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支撑。这个新的“韵升文化”,就是公司当今构筑的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而就两者的关系来说:

     首先,企业精神与核心价值观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两者不但互为因果,而且相互呼应,构成了整个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石。

     其次,企业精神与核心价值观浑然一体,共同成为我们完成企业使命、实现企业愿景的思想导航与信念支撑。

     再次,核心价值观把“公司”和“人”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精神则超越了以往的自主创新等较为狭窄的工具思维,充分张扬了以价值实现为核心的企业个性,也全面塑造了韵升人大气沛然的社会人格。

     核心价值观是整个韵升文化体系的总纲,是我们判断韵升一切经营管理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就是说,韵升下属的各个企业(包括每位员工)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应该思考,这件事是有助还是有害于我们“建一家受社会尊重的公司”(“做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人”);韵升下属的各个企业(包括每位员工)在做完任何一件事情以后都应该总结,其效果最终是帮助还是损害了我们成为“一家受社会尊重的公司”(“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人”)?
   
     企业精神则是对“核心价值观”的深化,更是对韵升每一位员工的做事态度乃至人生理念的期望。正是由于“企业精神”是依托“核心价值观”而展开,所以,理解“让我们每一天都在有价值中度过”的前提就在“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每一天都致力于“做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人”,那么,我们的每一天就是在有价值中度过。

理解“企业精神”的关键在“有价值”

     作为生物意义上的人,在浩瀚星空中渺若尘芥,在时间长河里更可谓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而人是唯一知道自己最终要离开这个世界的高级动物,因而常会发出人生苦短的慨叹。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多少人为此苦苦寻找人生的真谛。这种求索始终围绕着一个焦点进行: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有价值?

     在韵升的“企业精神”中同样触及了这个古老的命题,理解“让我们每一天都在有价值中度过”的关键也在“有价值”这三个字。那么,作为“韵升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对“韵升人”的精神要求,到底什么是“有价值”呢?我理解,在于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内心应当有价值支持。也就是说,每一个韵升的员工都应当有基本的价值信仰、有恪守的道德底线,君子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了理念支撑,就会辨证领悟什么叫“舍得”:舍不去小名小利,得不来大志向大眼光;舍不去患得患失,得不到大胸襟大智慧。某些自以为聪明者总想占尽好处,最后得不偿失,这叫大愚若智。相反,老实人虽然吃亏了,但最后却能得到应有的馈报,此谓大智若愚。
   
     二是做事应当有价值关怀。韵升作为一个企业,经营当然要考虑利润;韵升人作为企业的员工,做事当然要考虑效益。但是,除了经济因素以外,我们还应该时刻考虑到对环境、对社会、对资源、对他人等等方面的价值——虽然这些东西很难甚至根本不能用经济指标去考量。马克思说资本“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但我希望韵升不是这样一个冷冰冰的公司,而是一个充满着人文关怀的有情世界,应该对自然、对资源、对社会、对他人都有着一份温情甚至是感恩之心。这正是新的“韵升文化”所着力强调的,也惟有如此,我们才可能“被社会尊重”。
   
     三是每天应当有价值实现。当我们有了这样的价值关怀后,我们就会明白,所谓的“价值实现”并不一定是说你每天一定要为企业创造多少效益,而是应该考虑每天的工作都至少为他人(包括公司,包括同事,甚至包括社会,包括环境)带来些许价值。“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只有为他人带来价值,自身才有存在的价值。也只有我们为社会创造了价值,我们才最终会“被社会尊重”。

     就员工层面而言,企业精神的提出既是为了在公司形成集中一致的价值理念,又是为了在具体的价值规范与行为准则上能用相应的标尺对员工、干部与高管方面提出不同的标准,使他们都会分别“对号入座”、照章办事,最后成为由“要我这样干”变成“我要这样干”的自觉行动。

     自觉行动的前提是觉悟。有些企业在人才考量的标准上把才能列入首选条件,我却颇不以为然。在韵升,干部、员工的素养应比才能重要,而觉悟又比素养重要。因此,我们在制订员工、干部、高管的标准时,让各个维度都围绕着“价值”这个主轴充分展开,概括起来,着重表现在有无“三心”上。

     一是有无责任心。这种责任心既是宽泛的又是具体的。譬如:在家,要对家庭负责,摆正角色位置,营造家庭和睦;在企业,要对企业负责,遵守规章制度,在岗恪尽职守;在社会,要对社会负责,遵守社会公德,追求社会和谐。

     二是有无事业心。这种事业心就表现在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敷衍塞责,不得过且过,不见异思迁,不畏惧困难,不三心两意。

     三是有无道德心。这种道德心体现在多个方面,除了传统的忠恕之道外,还要具备宽容、怜悯、感恩、共处的现代意识。特别是对内的人与人相处,对外的企业与各界相处,都不可以只让自己赢而让别人输,尤其要警惕笑人无、恨人有等阴暗心理的滋生。

     企业精神是一种软实力,具有很强的向外辐射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一定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公司内外充分张扬这种精神价值,使之成为代表着同行业中企业前进的潮流,代表着社会各界文明进步的标尺。                            

让我们“每一天”都践行“企业精神”

     有些同志可能难以理解:如果“每一天”都在有价值中度过,岂不是太累了,太难了?我的理解是,在企业精神的定位中,“每一天”恰恰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德国诗人歌德就说过:“要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

     当我们有了“要在有价值中度过”的理念认同后,更需要转化为每一天的自觉行动,并乐此不疲。回想本人毕业后第一次手攥工资之时,委实有些迷茫,不由叩问内心:其一,所得薪酬与所付出相比若是过多,说明我仅赖以寄生于单位谋生。一旦这个载体消亡,凭何能力生存?身为须眉又何颜于世?其二,若是所得与所付持平,证实我尚算能自食其力于社会。其三,若是所付大于所得,推想我不但能养活自己,也能在成家后养家糊口,养活他人。在当时的十年浩劫期间,在满口“革命”的年代,在僵化的大生产流程中,确实谁也无法对每个环节之付出作出准确考量——这正是我后来萌生“驿动的心”的最初缘由。继而,一张“16开”把我推上领导岗位,使我再次陷入新的困惑:我的价值目标能否在这个体制内真正实现?直至我从“铁饭碗”里跳将出来,筹建东方机芯厂。彼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自不待言,但我毅然面对价值的实现。当看到新产品不断问世、客户源源而至、效益翻番成长时,我由衷地感受到人生价值实现的欣慰。若干年后,我的价值观又发生新的变化:在任职期间如何创造平台,如何培养、造就一批有志人士,帮助他们在公司搭建的平台上去实现人生价值。于是,在一个东方机芯厂分孽出韵升下属的十几个子公司,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以充分实现。为此,我的内心也油然而生出一种成就感。

     今天,我们与时俱进,提出了新的企业精神,也就昭示全体干部员工,我们所倡导的已从原先较为朴素的信念升华到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层面。因此,每日虽劳我筋骨,苦我心志,却不敢有所懈怠,依旧负荷前行。当事业小有成就,有作家几番要为我“立传”、写书,我均一一婉拒。人贵有自知之明。如将自己与先贤相比,实乃“土丘之望泰山”,惶恐不安,岂敢自我标榜。

     “每一天”意味着脚踏实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天”的坚持,意义就在于此。韵升的企业精神激励我们,要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山东德源纱厂职工赵茹茹是位普通的细纱挡车工。她也许不会讲什么豪言壮语,但她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技能精益求精,日复一日,始终如一,从而获得全国细纱挡车工大赛中绕皮辊接头第一名。请问,谁说平凡的工作就不能实现价值?

     与之相对比的是,公司里有一些员工仍习惯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一日游”,个别干部也仍热衷于在领导面前表演“一日秀”。这种得过且过、投机取巧的心理是与企业精神格格不入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倘若光阴一天天在人生中虚度,却未从“每一天”努力中激醒,最后就定会留下万事成蹉跎的遗憾,也不可能真正享受到事业有成、受人尊重的人生最大乐趣。古人说,吾日三省其身。希望我们大家,尤其是各级干部每天睡前在脑海中过一遍今日的“电影”:在人生坐标中,我们每一天的工作、生活是呈现正价值、零价值还是负价值,以此作为进一步奋发精神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实施企业精神还要靠公司高管、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到底,企业精神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在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上。惟有如此,才能凝聚成并迸发出巨大的软实力,从而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弘扬企业新风产生积极影响。

     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高管应当是实践企业精神的率先垂范者与自觉带头人。“高官”等于“厚禄”无可厚非,但是无功不受禄、少功少受禄也是平衡法则。当我们手捧不菲的薪酬时不妨反躬自问:在“付出”与“得到”的天平两端发生畸形倾斜时,你是否心安理得,或心生愧疚?在韵升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由公司一手栽培的、貌似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个别高管,他们身受厚禄,却视走邪路、发横财为唯一目标,不择手段损公利己、谋取私利。此等人物,今日或许家财万贯、“事业有成”,但靠违背常人伦理的无耻攫取所得,却为当今主流社会的价值判断所不齿,更为韵升企业精神所不容。这种人的所作所为,已不由自主地自绑于公司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耻辱柱。他们也必将被世人终身所唾骂!

     有道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我们应怀有敬畏之心。上面所揭示的此类人物,其总有离世之际,试问:如何向家人交待其遗产之来源?试问:如何向后代亲授处世之家训?试问:如何面对众人对他们做出的盖棺定论?为此,我们也要谨防类似的负价值、伪价值来玷污、蜕化公司的价值观。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亚里斯多德说:“我们不应该听从这样的劝告,说人只能思考与人有关的事,会死的只能思考会死的。我们应当更加努力,尽可能成为不朽。”人生就是一场旅程,如何让“旅途”不虚此行?甚至如何努力成为“不朽”?公司在新的“企业精神”里已经鲜明、响亮地做出回答,但这是否亦是各位的回答甚至已成为各位的信仰,还请各位同仁多加思量……
(2010年3月)